本期公基轻松学的主题是:文化常识中的“战国四君子”考点汇总。
关注公众号:事考必胜,每天5分钟,轻松学公基。
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君子”。
一、楚国春申君黄歇
楚国大臣,他游学博闻,善辩。
相关典故:移花接木。
上海:据《上海地名志》等记载上海的别称源于受封于这里的春申君黄歇。黄歇封吴地后,对黄浦江进行了治理,使河水不在泛滥,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简称申江。后来, “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称。
二、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相关典故:窃符救赵。
“窃符救赵”讲的是邯郸之战,故事概况为: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魏国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在当时的地位。
三、赵国平原君赵胜。
因贤能而闻名。
相关典故:毛遂自荐、从谏如流、脱颖而出、一言九鼎。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主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毛遂自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脱颖而出。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一言九鼎。
四、齐国孟尝君田文
相关典故:鸡鸣狗盗,狡兔三窟。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尝君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尝君。孟尝君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下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尝君得以逃回齐。——鸡鸣狗盗。
“狡兔三窟”是指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时,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才能免于一死。”于是他出谋划策,为孟尝君办了三件大事,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
2.(单选题)下列文化常识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3.(单选题)"窃符救赵"指的是( )。
4.(单选题)下面关于历史典故与相应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本期试题共5道,全部试题请点击底部查看原文开始做题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开始做题
上一篇:605.文学常识中的郭沫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