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公基轻松学的主题是:文学常识中的朱自清。
关注公众号:事考必胜,每天5分钟,轻松学公基。
一、人物概述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毛泽东曾评价“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一、代表作
其代表作品有《春》、《绿》、《背影》、《荷塘月色》、《欧洲杂记》、《匆匆》、《雪朝》、《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1、《背影》
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2、《匆匆》
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荷塘月色》
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文章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4、《绿》
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
5、《欧游杂记》
朱自清1931年留学英国回国后创作,共收录游记11篇,分别为:威尼斯、佛罗伦司、罗马滂卑故城、瑞士、荷兰、柏林、德瑞司登、莱茵河、巴黎、西行通讯。
2.(单选题)散文《荷塘月色》的作者是( )。
3.(多选题)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下列属于其作品的有( )。
4.(多选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有( )。
本期试题共5道,全部试题请点击底部查看原文开始做题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开始做题
上一篇:599.世界历史中的欧洲文艺复兴
下一篇:601.文化常识中的博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