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申论轻松学的主题是:期待城市在更新中焕发新活力
关注公众号:事考必胜,每天五分钟,轻松学申论。
【背景资料】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标准表述】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我国文化史、文明史的忠实诉说者,不仅描绘着往昔的辉煌,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个性与共性、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这是一个关乎城市未来发展,也关乎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对策表述】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老城市”实现“新活力”,更要充分重视城市文化的创新培育,从更大视野审视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城市更新赋予更多的内在力量。例如,景德镇陶阳里历史城区拥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就要对老街区、老厂区、老里弄和老窑址等实施立体控制和保护,实现老城区向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的转型。
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目前,我国已实施超过6.6万个城市更新项目,累计新开工改造25万个城镇老旧小区,1亿多人从中受益。无论是为老楼更换上下水管道、加装电梯,还是社区里建起老年食堂,抑或在街角新增口袋公园、立体绿化,加宽自行车道……都能够让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幸福感和满意度增强。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附近的一些小区曾存在房屋老旧、厨卫合用、结构老化、居住空间狭小等问题,当地通过加固修缮房屋、重新规划空间布局、完善厨卫设施、增加电梯等配套设施,让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的元芬新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改造前楼体破旧、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水电缺口大,当地通过对存量建筑进行结构加固、增设电梯、景观装饰等微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拓宽阶梯巷道,引入新业态新功能,让空间环境品质全面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结语】
城市更新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切口。因地制宜、找准切口,瞄准痛点难点,着力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相信随着城市更新的大力实施,我们必将让群众更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让更多“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素材来源:《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7日 02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