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申论轻松学的主题是:志愿服务推动文明进步
关注公众号:事考必胜。每天五分钟,轻松学申论。
【政策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
【标准表述】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
【对策表述】
志愿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华民族有着助人为乐的优秀文化传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温暖着、激励着每个人。无数人学雷锋、树新风,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志愿服务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志愿服务已经深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成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新时代志愿服务使命更加重大、舞台更加宽广。随着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纷纷投身志愿服务,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的传播者、践行者,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中送温暖、献爱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树新风、育新人,在推进社会文明创建中扬正气、促和谐。
【结语】
加大力度推进志愿服务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优化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渠道,持续提高志愿服务的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激励机制,就能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09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