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6 清朗网络也是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4-08-06 10:31:06

本期申论轻松学的主题是:清朗网络也是优化营商环境

关注公众号:事考必胜,每天五分钟,轻松学申论。

【背景资料】

发布不实信息诋毁企业形象、以负面信息要挟企业开展商业合作……前不久,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一批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的典型案例,查处了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为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助力。

【标准表述】

网络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反之则会掣肘企业经营,甚至威胁企业生存。

营商网络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监管部门积极开展专项行动,重拳整治发布涉企侵权信息、无底线博取流量等违规行为,一批违规违法账号被依法处置查封,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正在形成。巩固治理成果,开创治理新局面,还需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

【对策表述】

营商网络环境治理有自身特殊性。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案例显示,一些自媒体往往打着“舆论监督”的名义对企业发起诘难。在具体场景中,如何精准界定“舆论监督”和谣言,考验着监管者、平台等多方参与主体的智慧和能力。涉企违法信息之所以屡禁难止,很大原因在于违法行为认定标准模糊、违法成本低。一些运营主体在违规账号被查封后,还能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要想标本兼治,就应让监管行为更加有力有效。除了专项行动外,还需建立长效机制,明确侵权违法信息的认定标准,划出底线。同时,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让违法分子不敢再逾越法律红线。

除此之外,网络信息的低门槛、虚拟性也给违规信息治理带来了根治难、留存证据难、追责难等问题。网络平台应切实担负起信息审核把关责任。作为信息审核的第一道关口,平台如果麻痹大意、疏忽职守,会给违法信息散播留下可乘之机。应以确保内容安全合规为己任,对违法信息不能默许纵容,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内容审核把关精准性,还要从严处置违规账号运营者,谨防其“换号重生”。

有关部门和平台还应畅通举报渠道,提高响应处置能力。在实际涉企信息侵权案件中,小微企业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相较大企业来说,小微企业更缺乏侵权案件应对能力和经验,因此更倾向于“破财消灾”“忍气吞声”。畅通举报渠道和完善处理机制,将有助于企业降低维权成本,调动企业参与营商网络环境共治的积极性。

【结语】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监管、畅通举报渠道等多措并举,能够有效治理营商网络环境中的违规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素材来源:《经济日报》 2024年8月5日 第05版

官方微信公众号:事考必胜
添加微信客服 关注微信小程序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微信客服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