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申论轻松学的主题是: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
关注公众号:事考必胜。每天五分钟,轻松学申论。
【背景资料】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就网络暴力治理建言献策,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法,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体系建设,用组合拳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
【标准表述】
网络暴力一直是网络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从建立健全网络暴力预警预防机制,到严防网络暴力信息传播扩散,再到依法从严处置处罚……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有效举措,网络平台积极配合,切实加大了网络暴力治理力度,维护了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也应看到,虽然人身攻击、人肉搜索、造谣诽谤等网络暴力方式被有效打击治理,但一些此前被忽略或新出现的网络暴力形式也不断浮出水面,这些网络暴力新表现,潜在危害大,传播范围广,极易给当事人造成伤害。对此,应当及时研判、不弃微末,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大力气整治乱象。
【对策表述】
网络平台有责任拿出新手段,应对不断显现的网络暴力新问题。当前,不少平台的网络暴力防护措施瞄准的是直接的人身攻击、不实信息诽谤,对“擦边球”式网络暴力的判定、封禁还不够及时;有些平台对于网络暴力的处理还多采用删帖、封号等形式,对于其中所涉侵权违法问题,与执法司法部门配合联动有待加强,对于用户司法维权帮助不足。因此,平台应及时优化措施,改进网络暴力行为判定机制,扩展用户投诉处理途径,配合好有关部门执法监管。
同时,各网络平台特别是主流网络平台应当加强引导,大力传播正能量。在一些情况下,网民被误导蒙蔽,导致群体性网络暴力发生。这就需要网络平台及时提供真实信息,倡导正确价值取向,明辨事实、澄清谬误,引导广大网民理性上网用网。惟其如此,方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网络暴力土壤,让网络暴力推手无处遁形。
此外,有关部门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细化政策,做好法规落地落实,以强监管切实打击违法行为,消除个别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从技术层面而言,还可加强探索、聚合力量,推动行业以技术方式破解有关问题。比如,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研发,完善网络暴力内容的算法识别。
【结语】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面对花样翻新的网络暴力现象,多措并举、重典治乱、久久为功,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才能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 2023年04月10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