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XML地图

最新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复习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基础知识点之政治理论27大知识点第1期

发布时间:2013-06-24 15:05:23 来源:事业单位招聘网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基础知识点之政治理论共有27个知识点,本文更新第1-6个知识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两个基本方面 具体内涵 不同的回答结果
第一个 方面 思维与存在、 精神与物质谁为第 一性,谁为第二性 划分 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 义的唯一 标准 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物质第一 性、精神第二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 本原,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主张精神第一 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是世界的 本原,物质是精神的派生物的哲学
第二个 方面 思维与存在、 精神与物质是否 具有同一性,也就 是人的意识能否 正确认识现实世 界、世界是否可知 的问题 划分 可知论与 不可知论 的标准 可知论: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具 有同一性,主张世界可知的
不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 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

  2、物质和意识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 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诞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 歪曲反映。【王世明老师提示:考点在于这句话是“列宁”说的】

  (1)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 客观世界,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具有三个层次的 含义:世界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统一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原因都在于物质自身,都服从于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

  3、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一是指每一事物内部的各要素、层次和环节之 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内部结构和内部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二是指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其存在和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 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4、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 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度是事 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

  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 著的变化,是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 变化有没有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任何事 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一质变一新的量 变一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5、 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保持其质的稳定的 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事物现有的质,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2)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当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占据 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处在肯定阶段;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就会否定自身到达否定阶 段,即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但是到此为止,事物的发展并没有真正 地完成。因为正如在肯定阶段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事物的肯定方面一样,事物的否定阶段同样也只是片面地强调了事物的否定方面。 所以,事物的发展到了否定阶段,与其说事物内部的矛盾是解决 了,不如说是充分地展开了。事物的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一样都有片面性。因此,只有经过第二次否定,到达否定之否定阶段,前两个 阶段的片面性才能得到克服,事物的矛盾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也只有到这一阶段,事物的发展才能相对地完成。

  6、 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 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其具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性质。矛盾 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则是无条件 的,因而是绝对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 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

  内因是事物www.shiyebian.net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 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矛盾分 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 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 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 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 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中,其对立的 双方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一般说来,矛盾的 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互 相转化。

  矛盾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推荐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民法】易考易混淆知识点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及常考点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邓小平理论】常考点总结【重点划线】

相关阅读
全国各省事业单位招聘网导航
赞助商链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