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要求
甲欲杀死乙,在乙饭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直接故意
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我国《刑法》对犯罪的主观条件的界定。我国《刑法》界定了犯罪主体的主观要件:故意和过失。其中,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行为主体希望结果的发生就构成直接故意,如果是放任了结果的发生,则是间接故意。题中甲放任了丙的做法导致其死亡,C项正确。故选C。
发布时间:2014-07-03 09:03:16
相关试题
-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2014-07-03
-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负刑事责任?() 2014-06-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我国刑法规定的()的,可以不予追究 2014-06-24
- 以下关于刑法的量刑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4-06-23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中国公民、组织在中国境内一律适用于中国法律。外国人在中国领域之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按中国《刑法》规定 2014-06-23